“大肠埃希菌”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营养与食品卫生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大肠埃希菌(E.coli)是埃希菌属中最常见的临床分离菌,<ref name=M069>罗恩杰.病原生物学(第四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为内容创建页面)
(没有差异)

2017年1月17日 (二) 15:35的版本

大肠埃希菌(E.coli)是埃希菌属中最常见的临床分离菌,[1]体外环境(水源、土壤、食物等)中检出大肠埃希菌往往提示这些环境被粪便污染,因为大肠埃希菌通常不会出现在体外环境中,这在环境卫生学食品卫生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肠埃希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少部分菌株可引起腹泻,大多数菌株只有在宿主免疫力低下或侵入肠外组织器官时才会引起疾病。

生物学性状

  • 大小为(0.4-0.7)μm×(1.0-3.0)μm,G-杆菌[1]
  • 无芽胞,多数菌株具有周身鞭毛,有普通菌毛性菌毛[1]
  • 肠外感染菌株常具有多糖包膜。[1]
  • E.coli普通平板培养37℃24h,形成直径为2-3mm的圆形突起灰白色S型菌落,有些菌株可在血平板上引发β溶血。[1]
  • IMViC试验结果++--,但凡IMViC试验为此结果的菌株均判定为典型的大肠埃希菌。[1]

抗原结构

  • 菌体抗原(O抗原)>170种,大肠埃希菌之间,以及埃希菌与志贺菌、沙门菌、够远酸杆菌、耶尔森菌属之间的O抗原具有交叉性。[1]
  • 鞭毛抗原(H抗原)>56种,基本无交叉反应。[1]
  • 荚膜抗原(K抗原)>100种[1]

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表示方法为O;K;H排列,例:O111;K58(B4);H2[1]

抵抗力

  • 不强,60℃30min死亡[1]
  • 易被一般化学消毒剂杀灭。[1]

致病性

菌毛

E.coli菌毛能使细菌黏附在小肠和尿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上,具有很强的免疫源性。[1]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首先通过特异性黏附素(菌毛蛋白)吸附到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上,这种牢固的结合使菌体能够抵抗肠道蠕动产生的冲刷作用而定植下来,然后ETEC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2]能产肠毒素但无菌毛的菌株,不会引起腹泻。[1][2]

参考文献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罗恩杰.病原生物学(第四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69
  2. 2.0 2.1 李书光,沈志强,肖跃强等.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主要毒力因子及疫苗的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7,28(20):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