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菌属

来自营养与食品卫生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沙门菌属是一类对人和动物都非常重要的致病菌,能够引起多种禽畜疾病、造成全身性败血症和肠炎。此外还能作为食源性疾病的病原体,引起人类肠胃炎和食物中毒。1885年在霍乱流行时首次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发现者美国病理学家沙门(Daniel Elmer Salmon)。

生物学特征

沙门菌属,革兰氏阴性,肠杆菌科最重要的一个属。无芽孢,需氧或兼性厌氧,大多数沙门氏菌具有鞭毛。沙门菌属的菌体裂解时,细胞壁释放脂多糖,形成内毒素

危害(食品卫生方面)

沙门菌属是最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食用动物是人畜共患沙门氏菌的主要宿主,传染源主要为动物源性产品。鲜肉、奶、蛋等畜禽产品是引起沙门氏菌中毒的主要食品,沙门菌属引起的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伤寒和副伤寒,以及急性肠胃炎。沙门菌属引起的食物中毒一般为5~10月,人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后,8~24h发病,潜伏期最短2h,最长72h。主要有三种表现型“胃肠炎型、伤寒型和败血症型。

胃肠炎型

多在食用被污染的食物8~24h后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随后出现腹泻。

腹泻特点:一天数次~20次不等,黄绿色稀水便,带有恶臭、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黏液,偶有脓血。中等发热,可有畏寒。

伤寒型

多由猪霍乱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引起,可出现类似伤寒的表现,但病情较轻病程较短,一般1~3周。

败血症型

多发生于儿童或原有慢性疾病的成年人,各种沙门菌属的菌种均能引起,但猪霍乱沙门菌经口进入后,早期即侵入血流。起病通常急骤,患者高热、畏寒、出汗和乏力,持续数天、一周或更长。

防治措施

为了控制沙门氏菌引起的动物性疾病,大量且不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加剧了沙门氏菌的耐药程度,目前已证明沙门氏菌多重耐药性的存在。

防治污染

采取积极措施,控制感染沙门氏菌的食品流入市场

  1. 加强肉品、蛋品、水产品和奶制品的卫生管理。从环境卫生、畜禽体卫生、饮水、饲料等环节,保证畜禽饲养的良好环境,防止沙门氏菌的传播。
  2. 加强消毒,进出养禽场的饲养人员、管理人员、车辆、禽舍地面、笼具、供饲设备、饮水器等均应定期消毒,防止沙门氏菌的传播与流行。
  3. 加强畜禽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管。生产加工企业应严格遵循畜禽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在禽产品上市前,进行强制性抽检,受污染的禽产品禁止流入市场。让食品从业人员保持个人卫生十分重要,患病者不得接触食品。

控制温度

沙门菌最佳生长温度37℃,在20℃以上能大量繁殖,因此低温贮存是控制沙门菌繁殖的有效方法。冷藏和冷冻能够杀灭一部分沙门菌,但是某些菌种能够在低温下长时间存活,因此长时间冷藏的食品需要再次热处理加工。

杀灭病原菌

食物内部达到80℃以上并保持12min以上,能够保证杀灭沙门氏菌。